“尽管我国科学仪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不少进展,但是标准技术水平总体落后,国内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少、标龄较长(平均10年)、应用程度偏低、总体适用性相对较差。”在日前于北京举办的科学仪器标准化论坛上,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石镇山向《中国科学报》记者指出,未来需要将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、协调配套。 截至目前,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共制定标准1618项,其中国标410项,行标1208项,现有科学仪器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个,自2003年起主导制定多项国际标准。国际上与仪器仪表相关的标准化技术组织共9个,发布相关标准1169个,涉及光学、试验机、电器设备安全等领域。 石镇山指出,目前我国政府对于科学仪器行业的标准化工作也十分重视,2011~2014年发布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共211项,很多仪器专项已经关注标准研制问题。但同时仪器专项标准研制存在数量少、技术水平偏低、实用性差、对要开发产品的相关产业化和使用要求标准不了解等6大问题。 对于未来科学仪器领域标准化的发展,石镇山认为,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应当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相协调,要健全统一协调、运行高效、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。同时,要加快推进政府引导、市场驱动、社会参与、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,让标准成为对科学仪器质量的“硬约束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