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思维、平台思维、跨界思维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Web3.0、工业4.0…,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词,随处可见,让人应接不暇,也让人畏惧,担心还没来得及弄清楚就已经被市场淘汰了。
但无论出现多少新词、新思维,人性、人的欲望始终没有变化,随时间历史变化的是满足欲望的方式、方法、效率、成本,无论是工业1.0,还是4.0,无论是互联网思维、平台思维还是跨界思维,始终都是在围绕产品这根定海神针,不断追求能更符合人性、超出用户欲望的好产品,就像几千年来我们对一桌好饭、好菜、好汤的追求,始终如一,不断变化的是获取好饭、好菜、好汤的工具、效率与成本。做好人性的研究、分析欲望需求背后的逻辑,使其转化为创新的方向,顺用户的势而为,沉下心来创新,扎实做好产品,就不用担心被淘汰。
如何扎实做好创新、做好产品,各行各业精英们的观点都大同小异的,其中有三个关键因素在项目之初可能就会决定其成败:
1、组织模式
组织模式是基础,决定了运作是否高效、有效。不同组织模式决定了适合做把现有的产品做到极致的持续性创新,还是适合做用全新的方式、方法或工具来替代原来的颠覆性创新。
大公司能集中资源,利用规模优势降低运作成本,而部门KPI、个人KPI的考核导向,使其更加趋向于做低风险的持续性创新;而颠覆性创新不但在产品突破上有难度,而且需要打破价值链现有的利益格局,革自己的命,原有成熟的体系有可能会成为障碍,所以更适合采用另起炉灶的方式。
2、团队建立
团队、价值链成员选择:团队、价值链的短板是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,核心的环节必须用牛刀来杀鸡,比如很多时候供应商的水平就决定了我们的最高水平,选择队友很重要,与高手过招,才能成为高手。
目标认同感:团队成员、或者价值链的任何环节,对目标的不认同都有可能使其成为障碍,甚至是阻力。项目之初,团队对目标就需要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,反过来,项目目标的达成也可以满足成员的欲望。对目标的认同感会极大激发成员发自内心的用心,就像养育儿女会让父母成为奶粉专家、饮食专家,装修自己房子会让人成为地板专家、墙面漆专家一样。
3、需求挖掘
做好人性的研究、欲望需求背后的逻辑分析,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逻辑是顺势而为,还是要重新建立,都有不同的对策。每个人都是用户,浮于表面的需求分析,相信不用调研都能知晓大部分结果,只有在认同目标后痴迷的融入体验,才能真正了解其需求及其背后的逻辑。胡雪岩、伍秉鉴放到现在估计也能把生意做好,史玉柱跨行业也能东山再起,因为他们精通人性、欲望(情怀那是更高层次的追求了)。
|